12月20日,《厦门日报》刊发《厦门市委党校守正创新,推动新时代党校事业高质量发展》,介绍市委党校全面建设成效。
全文如下:
坐落在天竺山下的中共厦门市委党校,是党员干部学习培训的“红色学府”,是为党委政府决策服务的高端智库,也是厦门经济特区改革奋进的一道红色风景。
以改革创新提升教学科研水平,以数字赋能打造智慧党校标杆,多措并举建强党校人才队伍,坚持不懈严抓校风教风学风……近年来,厦门市委党校围绕“全国一流副省级城市党校”的建设目标,坚持守正创新,狠抓主责主业,为全力推动新时代党校事业高质量发展增添生动注脚。
坚持党校姓党,践行党校初心,厦门市委党校始终在思想和行动上与中央、省委、市委的决策部署保持高度统一,在市委的坚强领导和上级党校的有力指导下,以及兄弟单位的支持帮助下,凝心聚力阔步向前,教学培训提质增效,科研咨政成效显著,发展支撑全面夯实,各项工作迈上新的台阶。
教育培训提质效 高标准铸造“红色学府”
今年9月2日,市委党校新一期的中青班正式开班。这场为期三个月“脱产学习”的开学第一课——“学习之路”主题课堂,给学员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堂课以图文版面、多媒体视频、沉浸式场景体验等方式,带着学员们领悟习近平总书记在厦门工作期间开创的科学理念、宝贵经验和优良作风,全方位了解厦门经济特区建设的成功故事,切身感悟新思想的真理力量和实践伟力。
近年来,厦门市委党校充分发挥独特优势,深挖理论“富矿”,深入系统研究,迭代形成“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厦门的孕育和实践”3个版本的研究成果。在此基础上举全校之力打造建成“学习之路”主题课堂,成为讲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厦门孕育和实践最系统、最翔实的第一课,经验做法在全省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暨全省党校(行政学院)校(院)长会议上进行交流。
自去年7月启用以来,“学习之路”主题课堂已累计接待600余批次、3.5万余人次参观学习,成为走出校门、面向福建、辐射全国的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新高地。中央党校相关负责人日前来厦调研,称赞“这是目前为止看过的最好的党校主题课堂”。
“学习之路”主题课堂的成功经验,是市委党校以落实巡察整改问题为导向,推进党校教育培训提质增效和教学创新的一个缩影。市委党校老师在交流中,经常会说一句话:“教学第一,课比天大。”
厦门市委党校坚持聚焦主题主线,大力实施教学“五大提升工程”,创新完善教学管理“十项机制”,聚力打造“领导讲坛”“专家讲坛”“市情讲坛”等六大教学品牌,充分发挥基本培训的牵引带动作用,年培训主体班40余批次、3500余人次,有力助推全市干部教育培训工作高质量发展,落实基本培训的经验得到中央党校的肯定和推广。
厦门市委党校强力推进的“精品课建设提升工程”同样成效凸显——围绕提升教学供给质量,持续推进精品课建设,打造系列精品课程、精品案例、精品现场教学线路,其中,“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厦门实践”案例课程进入中央党校主体班教学。
教学质量明显提升,先后3次荣获全国党校(行政学院)系统“教学管理优秀奖”,现有全国党校(行政学院)系统精品课2门、中组部“好课程”3门,国家级精品课数量达10门。
科研咨政助发展 高能级打造“红色智库”
“科技创新,国企大有可为,需要有勇气走出舒适区,引入新的考核评价机制。”今年11月,新一期的中青班结业式上,学员们就“国企科技创新破局”分享观点,提出对策——此前,大家已经就这个问题,结合在党校系统的学习进行了为期一周的实地调研。
完善学员在“科研咨政”上的参与机制,对学员参与咨政实施“全流程管理、分类别推进、导师制带动、调研式落地”是厦门市委党校提升科研咨政水平,打造高能级“红色智库”的重要探索——每一期培训都要求大家结合自身工作实际,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以及社会热点、难点、堵点问题选定决策咨询方向,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形成第一手的调研咨政报告。
“我们始终按照市委提出的‘小切口、可操作、有针对性’具体要求,在创新科研咨政模式上下功夫,力求为市委、市政府提出更多符合实际的决策建议。”市委党校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市委党校由班子成员带头,充分调动教师积极性,走出党校小课堂、走进社会大课堂,在实践中审视探究改革发展稳定的深层次问题、干部群众普遍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凝聚团队合力开展市情研究。仅今年来,高质量提交各类决策咨询件28件,得到上级领导肯定性批示31次,充分彰显了“为党献策”独特价值。
2024年,市委党校在原有5个研究中心(基地)的基础上,新增“厦门大学台湾研究中心厦门市教研咨政基地”“厦门市新质生产力与产业发展研究中心”“厦门市领导干部涉自贸法治教研实践中心”等3个研究中心(基地),并与厦门大学台湾研究中心等单位联合举办学术交流会,持续提升党校的学术品牌知名度、影响力。近两年,校(院)先后参与承担1项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子课题、主持2项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以及36项省部级课题,科研质量稳步提升。
本月初,全市党校系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暨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厦门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理论研讨会召开,来自中央党校、厦门大学等院校的教授与市委党校的老师们一起围绕全面深化改革、“三个更加注重”、新质生产力等主题展开讨论,深入研学互鉴。常态化举办学术论坛,与全国的理论学术大咖共同研讨,为厦门市委党校聚智汇力服务中心大局提供了重要的动力支撑。
党校作为党的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前沿阵地,就是要自觉当好党的创新理论的积极宣讲者。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召开后,市委党校充分发挥理论优势、人才优势,组织宣讲队伍深入基层开展宣讲活动70余场,受众近4000人次。同时,精心录制8集“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系列微视频在网络平台推送传播,推动全会精神和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
服务保障高品质 高水平建设一流党校
对党校来说,培养人才是关乎全局的重要环节,厦门市委党校紧盯“全国一流副省级城市党校”建设目标,深入实施人才强校战略,持续推进“名师工程”和优秀中青年教师培养计划,三年内先后引进博士9名,申报各类人才14人次,目前全校博士共30人,占教师总数比例超过70%。每年选派优秀中青年教职工到市(区)直部门挂职锻炼,拓宽眼界、增长见识,有效激发队伍活力、创造力。
信息化建设是实现干部教育培训现代化的重要抓手,市委党校积极推进“智慧党校”建设,不断优化“智慧党校”综合应用平台功能布局和用户体验,推动实现“一机通行”“一机通办”“数看校园”……以数字赋能推动校(院)高质量发展。
黄昏时分,漫步在美丽的校园,观赏中国共产党人红色精神谱系长廊,品味经典文化石刻,党风廉政教育馆肃穆庄重,革命导师马克思、恩格斯雕像高高矗立,马克思书房成为学员们课余学习交流的好去处;宁静的湖水、如茵的草地、优雅的天鹅,令人心旷神怡……
近两年,市委党校积极争取各方支持,加大投入,有序推进办学基础设施改造升级,持续加强书香校园和生态校园建设,“一湖一主题、一路一特色、一步一风景”和“绿化、美化、彩化、香化、文化”总体布局基本实现,办学保障能力不断优化。
“党校培训不是走过场,更不是度假,必须沉下心认真学、潜心悟,真的收获很大。”如今,越来越多来培训的领导干部打破了对党校固有的印象,发出这样的感慨。
记者了解到,厦门市委党校始终将从严治校的要求贯彻到办学治校全过程各方面,把师德师风建设作为从严治校重要抓手,发挥学员临时党支部组织功能,强化党性锻炼全链条管理,积极营造学习之风、朴素之风、清朗之风,真正发挥了不正之风“净化器”、党性锻炼“大熔炉”、全面从严治党“风向标”的作用。
书写中国式现代化精彩篇章,关键在党、关键在人。厦门市委党校主要负责人表示,新时代新征程,厦门市委党校将始终坚持“党校姓党”这一根本原则,自觉践行“为党育才、为党献策”党校初心,在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方面发挥党校优势,奋力为厦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党校智慧和力量。